【人工智能】【预测器】

创建日期:2022-06-12

更新日期:2025-02-02

阅读次数:121

正文

预测器

智能由四部分构成: 一,输入。(例如人的视觉听觉) 二,输出。(例如人的四肢) 三,记忆。 四,思维。

思维由四部分构成: 一,预测器。 二,生成器。 三,否决器。 四,解释器。

第一版理论中,智能思维的结构是【生成器-解释器】。 第二版理论中,智能思维的结构是【生成器-否决器-解释器】。 第三版理论中,智能思维的结构是【预测器-生成器-否决器-解释器】。 如今是第三版理论。

预测器的作用是: 定义:将【生成器-否决器】视为一个整体(A),其最终【生成且不否决】的行为为【行为】。 在A工作之前,预测器会预测A最终的行为。如果预测不一致,那么再激活解释器、解释A的行为。 注: 1.预测器可以大大降低解释器的工作压力,使得打字走路一类的简单工作无需解释。

2.预测器时刻工作,正如A时刻工作。它们的工作都不被意识察觉。

3.预测器的预测是模糊的。它不是预测【A是什么】,而是预测【A不是什么】。

4.婴儿的认生来自于预测不一致。或许【恐惧】这一情绪与预测不一致有关。

原稿

我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于书写草稿,边写边想。 (写下来的草稿可以扩展我的记忆,便于我回归原始问题。没有草稿的话,我的记忆基本只有五秒,这导致我很容易陷入【只专注于处理五秒内的信息】的陷阱。而草稿可以让我的记忆达到一个小时。) 今天我一如既往的书写草稿,但今天的草稿引出了预测器的概念,于是我整理后写下了本文。 如果有人需要看我原本的草稿(从而模仿我的思考方式),那么原草稿如下。

解释器 生成器的本质是神经网络。否决器也是。但解释器不是,它是神经网络与记忆系统的耦合。 关键在于记忆的存储方式。 梦境,来自于工作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。 人可以自我进步,人无时无刻不在自我进步,在自我审视,在自我解释。睡眠是自我解释,无聊是自我解释。机器的围棋能力是固定的,而人的围棋能力在进步。长期不玩表面上退步,实质上进步;为什么表面退步? 强人工智能的关键:解释器算法,自我进步算法。 人工智能需要自我进步,并且不是生成对抗网络,而是一种缓慢地,无目的地,判断式地。判断基于情绪。 关键还是情绪。 【情绪,自我进步;记忆,解释器。】 喜悦的本质是学习,是知识的正确性得到验证。验证来自于他人的事实,来自于一个可想象的具体事件,但这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?婴儿如何理解事件? 婴儿记忆:对重复的事情,产生联系。 认生:产生了世界观,开始预测,预期不一致就是生。为什么开始预测?过去不在预测?过去是抽象的预测,永远在。了解一部分后可以具体预测。 底层算法:预测。不是预测【是什么】,而是预测【不是什么】。不…… 回归原始问题。解释器怎么做?结合记忆,对行为做出解释,并将解释以某种格式保存到记忆中。 为什么要解释?婴儿主动地?不是。自动的?猫狗会解释吗? 再回来。解释器怎么做?解释的格式是什么?是物理层的神经连接?不是,必然可以抽象。 解释首先需要被生成器未来所调用。解释必然存储在记忆中,并且不是作为解释存在,而是作为事情本来的真相而存在。记忆并不存储具体的图像信息,也不会按某直接算法对图像抽象,而是会对图像生成行为,再解释行为的原因,再把原因与行为这一抽象信息存储。即,解释会作为事情本身而存储。 解释器怎么做?结合记忆,解释行为,然后记忆中就是原因+行为。不,解释错误时可以逐层加深的回忆,真相并没有遗忘。它们是如何被存储的?睡眠吗? 解释器怎么做?有记忆。收到信息,做出行动,解释行动原因……并不是所有行动都解释吧?毕竟打字手指放在某处,不需要解释,一瞬间就遗忘了。 解释器怎么做?收到信息,解释器预测行动,生成否决器做出行动,不一致则解释器解释行动!关键的预测器。 【预测器,生成器,否决器,解释器】 婴儿的认生恐惧,本质是预测器不一致。 解释器只在预测不一致时解释,对预测一致的筛选略过。

注: 1.我在开始写草稿时我并没有想到预测器。即便草稿中间写到婴儿的预测,我也没认为智能包含预测器,只把预测当做一个类似学习与喜悦的机制。但最后在回归原始问题时突然认为预测器需要与解释器并列。

2.该草稿书写用时一个小时。 #AGI/算法核心流程/生成器、判断器、解释器、预测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