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通用人工智能原理】【记忆】:基于番茄小说《异兽迷城》

创建日期:2022-09-01

更新日期:2025-02-02

阅读次数:291

概括:本文先介绍了《异兽迷城》的一个剧情、评论区他人的看法、我的看法,然后基于【我为什么产生该看法】而思考了记忆的原理。

《异兽迷城》剧情背景

这个世界中,99.99%的人都是【兽】,其他的才是真正的【人】。 【兽】的外貌与行为与人完全相同。但当兽发现一个人是【人】时,它会立刻暴露原形、杀死并吃掉那个【人】。 主角是一个【人】。他不知道世界上有【兽】的存在。但他无意间发现爷爷死亡时,尸体是青绿色、带鳞片的。他很疑惑。 主角把这件事讲给了同学A。A是兽,A意识到主角是人,于是A瞬间变身要杀死主角。 女同学B赶来,杀死了A。B也是人。 此后,主角与B发生了许多事情: 1.因为想吃独食,警官(兽)在学校因某种原因知道了主角与B是人后,并未立刻下手。B发现了【警官发现B是人】,于是B计划谋杀警官,让主角配合,主角同意。一天,在一个隐蔽巷子,主角出面与警官打招呼,B偷袭击杀警官。

2.B很漂亮,也很强大(有异能,异能是控制金属)。一天深夜,B跳窗来到主角寝室,脱衣(穿内衣)并表示要与主角做爱。主角非常害羞与慌乱。然后B离开了(未做爱)。B在测试主角是否真的是人,因为兽没有性欲;主角的反应已经通过了测试。

3.B在执行一个任务时,主角恰好遇到,并且B够不到一个东西。于是让主角抱着她,她拿到了那个东西。

剧情核心

世界上存在人类组织,非常隐蔽,并且要想加入、必须拥有强大的异能。 B想加入,去参加考核(一年一度),失败。考官说【你让我摸一下胸,我就再给你一次考核机会】。B犹豫了一下,然后同意了。

评论区的反应

在这里,评论区炸锅了。 很多人表示这是毒点,无法接受,无法接受女主被他人摸胸。 有的人说【吐了,弃书了】,有的人说【好不容易看到一本好书,真不想放弃,作者为什么要这样,能不能改一下情节】,有的人说【脏了,不要了,作者换一个女主吧】,还有人说【这作者是不是有什么心理疾病】。

一阶观点

这个情节很正常。 主角,没主见,没实力,B凭什么喜欢你?既然B能对你脱衣、拥抱,为什么不能对别人?人家也不是你女朋友。 屌丝总觉得【啊,一个女生对我好,她一定喜欢我】。这是很幼稚的想法。 B本身就是一个理性的、争强好胜的、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一种【价值】的女生。当可以用身体来验证主角是否是人(从而保证自己避免于【主角是伪装的兽】的危险)时,B会去验证;当可以用身体换取加入组织(从而拥有获取信息与资源的途经、提高实力)的机会时,B会去换取。这样的情节很合理。 你说你不喜欢她?你算老几?人家也不需要你喜欢。 你说优秀的人也不喜欢她?不要用你平凡的大脑来揣度优秀的人。 《纸牌屋》是美国的一个官场争斗剧。在主线的争斗之余,你可以看到许多美国高级官员的生活方式细节,其中一个就是【夫妻生活】。 男主有情人,妻子也有情夫。二者都知道对方的事,但都不管。 是因为他们感情淡了?并不是。男主和妻子的感情很好。当妻子的情夫被媒体利用、攻击男主时,妻子立刻使用计谋来化解了危机、并反手将情夫送进了监狱。男主的情人是记者、一直与男主有合作,当情人不愿意继续与男主合作时,男主立刻谋杀了她。 在上位者的世界中,情感只是调味剂,利益才是永恒。 当然,世界上的确存在优秀的专情的人。所以B并未立刻答应考官的请求,而是犹豫了一下,她在考虑【自己遇到优秀的专情的人的概率与优秀程度】【如果自己答应,且未来遇到了优秀的专情的人,那么被对方知道如今此事的概率】【如果自己答应,且未来遇到了优秀的专情的人,且对方知道此事,那么对方不喜欢自己的概率】【如今答应后能收获的价值】。前三个是成本,第四个是收获,当收获大于成本时、答应。 成本中,也许还有一点【对“只为一人献身”的美好生活的向往】,但转瞬即逝,无法影响最终决策。 如果考官考求的条件是做爱,且【进入一个异空间做爱,然后出来,现实世界中时间只过去一秒(无时间成本)】【做爱完毕后,对方立刻死亡,且基于一些因果法则、所有其他人的脑海中都失去此人的信息、并自动修复受影响的记忆(无外在影响成本)】【自身关于异空间的事情无记忆(不会因有做过爱的记忆而在未来的其他行为中路出马脚,即,无内在影响成本)】【异空间中自己不会在做爱中受到病菌与机械损伤(无伤害成本)】,那么B会立刻答应。 多说一句,B在做爱中的表现也会与一般人不同。B不会享受做爱,而是会把它视为一种任务、去忍耐与完成。 B的表现大概会是如同MD0087中的女主:这个视频中女主的声音很奇怪,在评论区中可以看到很多人批评。 但事实上,当人用理性去克服心中的恐惧、去忍耐一件事、且该事件需要被动运动身体时,就会闭眼并发出这种压抑着的后鼻音。除了做爱之外,坐过山车、跳楼机也满足该条件。坐过山车时,如果恐惧,那么会大叫;而如果【情绪恐惧、但理性压制】,那么就会发出这种后鼻音。

二阶观点

一阶观点很有道理,令人无法反驳,但是它并不能说服他人。反感该情节的人依然会反感,并且在无法反驳一阶观点时无视它。 因为一阶观点不是真正原因。 它是【该情节合理】的原因,但不是【我认为该情节合理的真正原因】。它是【我基于我认为该情节合理、而对“为什么合理”做出的解释】。 我认为该情节合理的真正原因是:我看到过/想象过这样的情节: 主角拥有很多美女。 有一个人(C)有一个宝物。 主角派一个美女(D)去勾引C。C喜欢上了D,然而D拿到C的某宝物后离开。C纠缠,D无视,C继续纠缠。 一天,在一个赌场,C看到主角在赌桌上右手玩牌,左手搂着D。C崩溃了,并要攻击主角,然后C被保安打死。 主角只看了一眼C,然后目光继续回到牌桌。C的存在只是给主角的生活带来一丝波澜罢了,没掀起任何浪花。 所以,当我看到B深夜进入主角房间的时候,我将B归为【任务在身、来勾引我(主角)的人】。而不是认为【她喜欢我】。 虽然后来知道她不是来勾引的(而是来测试主角是否是人的),但核心观点基本没变,依然是【B并不喜欢主角,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需要接近主角】。 也因此,当我看到B同意被考官摸胸时,只是有些可惜,并没有太强的情绪。 要想说服那些不满的读者,没法直接说服。没法连续地说服。(连续的说服:表达某些信息后说服对方。不连续的说服:表达某些信息,并表示说完了。等对方沉淀出某些观点后(往往需要几个月),再表达新信息。) 需要先让他们看过有上面CD的情节的小说,然后几个月后再看一个新的小说、类似《异兽迷城》,此时他们会觉得“B(新小说中的)”的选择正常。然后再聊《异兽迷城》,他们就会赞同B的选择正常了。 题外话: 为什么一般人无法发现真正原因?(包括我自己,第一反应也是一阶观点。而二阶观点才是真正原因。) 我认为,因为一般人在生成判断时,判断的标准是【能否让对方无法反驳】,而不是【是否是我的真实想法】。 二阶观点虽然真实,但无法让对方无法反驳。所以一般人想到过二阶观点,但否决了。 这也是执悲今厄老师说的那句话:很多人,在很多事情上,并不缺乏思考能力,只是缺乏判断能力。他们并不是没想到过正确答案,而是想到过、但否决了。他们该做的,不是提高自己【想到正确答案的能力】,而是应该提高自己【判断出一个答案是正确答案的能力】。

延伸:记忆的原理

浊浪逝风说过:经历转化为记忆,并抽象出索引,相同索引的记忆会聚集。睡眠时,相同索引的记忆会衍生出一个新的抽象记忆,未来在调用该索引时会先调用该抽象记忆,无法解决问题时才会加深、调用原始记忆。 执悲今厄说过:抽象记忆存在。三观的本质就是大量的抽象记忆。催眠的本质是绕开睡眠与经历、直接写入抽象记忆。 我本次的经历或许可以佐证【抽象记忆的确存在】。 我在看到B深夜进入主角房间的时候,脑海中并没有想到二阶观点中的情节。我是直接产生的【她可能是来勾引我的】的想法(基于某个未知的抽象记忆。该抽象记忆也许是【如果一个人对我好,那么此人也许有不好的目的】)。 (后来之所以发现二阶观点中的情节,是因为我思考如何让一个人像我一样、然后发现需要让他看过二阶观点中的情节、然后判断为【我的确看过一些谍战作品、并可能产生过二阶观点中的情节的想法】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