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脑原理素材:理由认可的时序性

创建日期:2025-06-20

更新日期:2025-07-07

阅读次数:43

#关键词/待定/奇异现象/理由认可的时序性

原始案例

A:我跟妻子原本感情很好。但前不久,她在一场酒会上认识了一个男生,他们相约二人一起爬山。我担心妻子出轨,阻止。妻子说他们就是正常爬山,说我不信任她,我沉默。我考虑过请假一起去爬山,但我工作目前正在关键时期,我如果请假的话那么就升职无望了。我很迷茫。也许他们就是正常爬山,但是,他们二人一起爬山,我始终不安心;也许我该信任妻子,但我总是很难受。 B:自我认知,你为什么要阻止妻子?担心出轨吗?并不是。或者说,【担心出轨】这四个字是指【觉得70%以上概率出轨】,而你的真正原因是【觉得30%以下概率出轨,但这个概率也是无法接受的】。即,你的真实原因是【瓜田李下】。瓜田李下: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在瓜田里,即便你鞋子松了,也不能去蹲下来整理鞋子;如果你去整理鞋子,被人骂偷瓜贼、打你,那么你活该,不准喊冤。他打你,他无罪。在李子树下扶帽子(像摘李子),被打也活该。这是古代县令普遍的判案逻辑。在此处,哪怕妻子真的是清白的,作为妻子,也不该跟男生两人出去爬山,她应当自觉;与此同时,作为丈夫你也会同等的自觉,不会跟女秘书两人出差。这是你的真实理由。 #关键词/待定/自我认知:担心出轨 A:对对对,我就是这个意思!感谢,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,我现在去跟她说去。 #关键词/待定/心理咨询/准确复述 B:等一下,我还有一句话要说。 A:您说。 B:你现在很难说服她。你只能做到让她【无法反驳】,但现在无法说服她。你说了之后,她可能更加愤怒,不正面回应,而是说例如【你把自己当法官了?你凭什么审判我?】之类的话。或者,她没有愤怒,而是沉默,对你极其失望,视为【在你的压迫之下,她不去爬山了】,视为【跟你的婚姻对她是一个强烈的枷锁】,从此之后她在你面前沉默寡言,感情飞速下降,半年后离婚;你赢了争论,输了人生。 A:啊?这……确实可能如此。先生你又救了我一次。那我该怎么办? B:你还没付咨询费吧? A:啊,抱歉抱歉。 (付费) B:你不要让她去接受你的结论。你要展示出来原始问题,让她自己给出结论。她的结论可能与你不一致,也可能与你一致,但无论如何,那是她自己的决定,她不会怪你。 A:不太懂。能否具体解释一下? B:首先,一定不要让她觉得你在批评她、不要让她觉得你的目的是让她不去爬山。记住,你的目的只有展示出来你的担忧,至于怎么解决这个担忧,是她该做的事情,她可以选择不去爬山,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,你不要替她做选择。 然后,因为你之前已经跟她吵过了,所以你还需要再做一些事情来消除之前的影响,比如道歉,并且直接在发言中强调【我不阻止你爬山】。 即,你可以说:【嘿,XX(妻子名),我刚才想了一下,我确实不该不信任你。抱歉】,并且拥抱。等她原谅你之后,你再说【我想跟你聊一些我的内心感受,可以吗?别误会,我不是要阻止你爬山。我现在的情绪有一些奇怪,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,但我想跟你倾诉,可以吗?】,她大概会答应。 然后,需要注意的是,你倾诉完问题之后,一定要让她无法回应【原始问题不存在】。什么意思?我举个例子,比如你说【我的烦恼是,即便你有小概率出轨,但我依然担心】,那么她会回复【不存在小概率】。 怎么才能让她无法做此类回复?做一个等价变换,把【你有小概率出轨】变成【其他人得知此事后,会怀疑你出轨】,这样她就无法回复【其他人不会怀疑】。 即,说:【我的烦恼是,这件事我没法跟其他人说,一旦说了之后,他们肯定会嘲笑我,会怀疑你】。她如果回复【那你就别说】,那么你有各种方式可以回复,比如说【这始终会是我心中的一根刺。我无法回应朋友的质疑,即便朋友没问。每一次我去想着避免泄露这件事时,这根刺都会刺痛我一次,你能理解我吗?】。 这样一来,她认同不去爬山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,而且对你的感情也不会下降、反而会因为你的倾诉而对你更加心疼与重视。虽然依然有小概率她会说【误会怎么了?误会是他们的问题,我身正不怕影子歪】之类的话,但她要是这样说的话,那你就基本可以确定:她就是要出轨了,她已经不爱你了。 A:说的真好啊。中括号的发言我看懂了,说的很好。旁白的解释没看懂,这段话我会复制下来,反复研读。非常有用的建议,拜谢。难怪先生使用文字咨询,而不是语音。 #关键词/待定/文字优势 (当晚,A跟妻子交流后,最终讨论出的方案:妻子本次爬山全程录音,A可以听录音、但不能就录音内容对妻子提问(不想解释。只自信自己清白)。未来妻子也可以要求A在妻子觉得有必要时录音,并且同样妻子不会就录音内容提问A。并且,期间,妻子还安慰A好多句,关系升温。A额外对B转账,以表感谢。)

奇异现象

在上例中,不能说瓜田李下的事情,因为妻子不会认可。 但是,如果在过去,比如十天之前、再比如A跟妻子刚认识时,那么可以跟妻子说瓜田李下的事情,直接说【夫妻双方都不应该做有嫌疑的事情】,妻子会认同。 如果早说,那么现在就没这个事了。但早没说,所以现在处理起来才非常麻烦。 即,奇异现象:【因为X所以要Y不要Z】这句话,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会认同;但如果之前没说过这件事,他目前已经做了Z,那么你再说【因为X所以要Y不要Z】的话他就不认同了。 这意味着,人类对是否接受一个观点的判断方式并不是【看它是否有道理】。仅在利益无关时的行为表现等价于【看它是否有道理】。在利益相关时,行为表现等价于【看它对利益的影响】。 但上面这句话也不对。它只是一个大多数的现象,世界上是存在【利益相关也看道理】的人的。

生成判断

在过去说瓜田李下:

  • 支持?对,有道理。
  • 反对?想不到理由来反对。
  • 支持。对。

在现在说瓜田李下:

  • 支持?对,有道理。
  • 反对?对,不能不去爬山,我都准备好了。
  • 支持?对,有道理。
  • 反对?对,我当初因对方看上去很好而一起爬山,没有问题。
  • 支持?不,我很烦。
  • 反对?对,他一定是在疑神疑鬼,这很不好。
  • 反对?对,他凭什么毫无根据的干预我这些?
  • 反对?对。

生成判断以序列收敛为输出,序列下一项受到【上一项】【理由空间(所有可能的理由以及权重)】【随机噪音(用于选择理由)】的影响。 #关键词/待定/生成判断/收敛输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