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谓自我认知与内觉
创建日期:2024-08-25
更新日期:2025-02-02
阅读次数:483
作者
作者:执悲今厄 时间:2024.8.25,全文写作用时三小时(一气呵成)
摘要
人的行为的原因包括先天与后天。明确一切先天时,就是AGI的实现之时。 要明确先天,可以对比多个案例、自我认知。 要自我认知,可以使用内觉解释法。
本文介绍了自我认知与内觉的严格定义。如果你有如下想法,那么可以读本文:
- 我看了你的大量其他文档,其中总说自我认知。到底什么是自我认知?
- 你搞AGI为什么总搞自我认知?有了自我认知就能实现AGI吗?
- 你的其他文档中的自我认知让我惊叹。我想训练提高我的自我认知能力,我该怎么做?
本文较为晦涩与严谨。不建议在碎片时间阅读,不建议在疲劳时阅读。建议在学习、办公、纳凉、足疗时阅读。
关键词
#关键词/自我认知 #关键词/内觉 #关键词/AGI #关键词/定义 #关键词/理念
正文
自我认知
有AB二人。 当A处于环境T时,A会做行为X。 当B处于同样的环境T时,B不会做X,而是会做Y。 你可代入A,认为X合理;亦可代入B,认为Y合理。 你通过自我认知,写出一个先天算法P,两个后天信息QA与QB,满足:
- A的行为X的原因是【P+QA】。
- B的行为Y的原因是【P+QB】。
注:先天算法与后天信息,见于本文后面的【双天理念】章节。 注:可以不只是AB二人,而是多人,然后同样找一P多Q。 注:Q可能是时序的。时序,见于本文后面的【时序】章节。 注:当说【A的行为X的原因是【P+QA】】时,需要且只需要确保两点: 第一,符合逻辑。即,P+QA=X。 第二,符合事实。即,A确认拥有QA。 不需要确认A拥有P。P的正确性由不可否决性保证。不可否决性,见于本文后面的【内觉解释法】章节。
问:这就是自我认知?这是处理AB,哪里有【自我】? 答:你代入AB,通过处理你自己来处理AB。
问:我看你其他文档都是处理自己的行为。为什么这里不是处理自己? 答:这里包括处理自己。AB可以是其他时间线的你(当然也可以是别人)。 例如,你在T时做X。此时你可以想象【如果存在另一个时间线,那里的你过去没经历过XX(或额外经历过XX),那么那个你会做Y】。 以本世界的你为A,以想象的时间线中的你为B,自我认知。
注:旧版理论中将自我认知定义为【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原因】,将想象时间线称为【幻想法】,将内觉称为【观察法】。 新版理论修改了自我认知的定义,定义直接使用AB,从而也就没有幻想法一说了。观察法也改名为了【内觉解释法】。
双天理念
双天理念:人的任意行为的原因的格式都是【先天算法+后天信息】。 先天算法:所有健康婴儿所共有、在保持大脑健康的情况下从出生至死亡皆不变的算法。 后天信息:人出生后获得的信息,包括五感输入与自我输入(思考)。注意,自我输入也是一个行为,同样基于先天算法与后天信息。 推论:明确先天算法,写成代码,就是AGI。 推论:明确一个人的先天算法与后天信息,明确其当前环境,则可准确预测其行为。
问:何谓理念? 答:理念,区别于公理与推论。 公理:不证自明,世所公认。 理念:不证自明,未必公认。理念不合者免谈。 推论:可证明。
问:何谓理念不合?请以双天理念为例。 答:先天理念、灵魂理念、双天理念,互相不合。 先天理念:人的性格/天赋为先天,每个人的先天不同。后天有影响,但影响甚微。 灵魂理念:存在自由意志,不可基于先后天而准确预测人的行为。
问:为何你反对先天理念? 答: 第一,信仰。不存在命运与天赋,人定胜天。 第二,经验。拆解了大量的【人与人的差距】格式的天赋,它们本质都是后天长期形成的,可以训练获得。之所以有的人没刻意训练就有,是因为初始随机选择+后续正循环强化。【人人不同但无优劣】格式的天赋也有拆解,本质是因婴儿或童年时期的信息的影响。 正循环强化:越做越熟悉,越熟悉越做,如此正循环强化。 第三,演化。除非DNA突变,否则智人之间的先天差距不会大;突变者少且多为病。
问:为何【理念不合者免谈】?双方理念各有原因,为何不讨论? 答:无法互相说服。即便指出理念的错误,理念所有者也会觉得【我的有错,不代表你的是对的。可能是我这个还需要做一些补丁】。 大量的思考与研究都基于理念,理念如地基般不可轻动,改变理念的唯一方式就是研究碰壁。 因此讨论理念没有意义,浪费时间。一个理念的瑕疵,理念所有者自己清楚,比反对者更清楚。但所有者相信【这些瑕疵不重要,未来可以找到补丁来修复】。
时序
非时序:P+信息Q=行为X。 时序:
- P+信息Q+噪音=念头O1
- P+信息Q+噪音+念头O1=念头O2
- P+信息Q+噪音+念头O1+念头O2=行为X
噪音:同人在同时刻对同环境面对同棋局的走法混沌,因噪音影响。
混沌:如果信息充分则结果可计算,但一点看似不重要的微小信息变化都会导致结果大变。
注:低权性:各选择无明显优劣时,噪音影响才明显。优劣差距越大,噪音影响越低。
注:时序低权性:权重只对单回合负责。对于时序决策,如果第一个念头的各起点无明显优劣,那么噪音影响明显,且后续方向走偏后可能不再回归,从而可能【终点优劣差距大,但噪音影响大】。
注:全时序性:所有决策都是时序的。那些看似非时序的决策本质是只伴生了错误回合、重复回合、阶段回合;朴素的时序决策是指带回头回合的。
回合:一个时序包含多个回合。一个非时序包含一个回合。
正确回合:想到好决策,同意
错误回合:想到坏决策,否决
重复回合:正确回合后再次重复正确回合,加深确认。或者错误回合后再次重复确认错误。
回头回合:想到过去(几秒内)想到过的决策,态度与过去的态度不一致(态度:同意或否决)
阶段回合:得到了一个阶段成果。虽然态度是同意,但没有结束决策。
内觉解释法
研究方法 假说演绎法:泛用于科学研究。观察旧现象,提出猜想来解释旧现象,基于猜想预测新现象,实验验证新现象。若验证成功,则视为猜想正确。 内觉解释法:仅用于自我认知。观察众多现象,分别得到内觉结果,汇总提出无孤的PQ解释,观察更多现象,发现反例,否决旧的P并提出新的P,直至无法否决,此时视为P正确。(内觉与无孤见下)
注:内觉可保证不会【否决旧的P之后无法提出新的P】。
内觉
定位 你在T时做X。 你通过内觉,得到一个指令序列S_i,满足:
- 第一时刻,指令S_1生效
- 第二时刻,指令S_2生效
- 第三时刻,指令S_3生效
- ……
- 第N时刻,指令S_N生效。S_N是X
- 对任意S_i,S_(i-1)对S_i影响大。特别的,S_(1-1)视为环境T。
定义 内觉:通过冥想或其他静心观察自我的方式,来察觉自己那些一闪而过却又对最终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念头。 环境T:一个时间切片。不仅是时刻,还包括此时刻的地理环境与记忆。 指令生效:做出运动或产生念头。即前文所说的行为、决策。但行为与决策有歧义(行为可能专指运动,决策可能专指意识观察到的指令或指令序列),因此这里严格称为指令。 做出运动:控制肌肉运动。 产生念头:产生想法,没有运动。 性质 注:通常而言,除了S_N之外,其他的S_i都是念头,而不是运动。 注:S_i基于S_i发生时的记忆。S_i发生时的记忆,可以简单视为S_(i-1)时的记忆+S_(i-1)。(实际还有记忆库整理与注意力干预,此处略) 注:这个指令序列,即前文所说的时序。
无孤理念
无孤理念:先天算法中不会存在大量的孤立补丁。 补丁:一套算法无法实现某个效果,于是在算法基础上加一个补丁来实现。 外补丁:这个补丁无法融入这个算法,无法用除直接的【没有这个补丁就无法运行】之外的理由来解释这个补丁存在的原因。 内补丁:补丁可以融入算法,之前算法的疏忽了某一个东西、这里加上。这个补丁显然就该存在在这里,很和谐,分析上即便没有它、也可以基于某些推理而预测出它的存在。 孤立补丁:外补丁,且只用于补的那一套算法,不与其他算法相互作用。
问:为什么持有无孤理念? 答: 第一,美。带有大量孤立补丁的算法是很丑的。 第二,演化。演化是能用就行,这导致一个功能几乎必然与其他功能耦合。即便存在外补丁,外补丁也不会是孤立的,一个外补丁会同时用于补多个算法,因为其他算法基于外补丁的存在而会退化。 第三,经验。研究经验表明,许多看似孤立的补丁都是错的,是一个更本质的先天算法与一个【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后天信息】的结合。
更多问题
问:如何提高自我认知能力?你文档中也没说啊 答:按定义训练。对一个事情内觉念头,对两个事情对比解释。参考本文的:
- 内觉的定位
- 内觉的定义
- 内觉解释法的定义
- 自我认知的定位
问:自我认知可以实现AGI,但要到什么程度的自我认知呢?如何衡量进度? 答:需要初代机与迭代环境。见于:内觉迭代法:AGI的一种实现方式
问:目前你的研究进度如何? 答:初代机有了。缺乏迭代环境,因此需要投资。投资详情见于:AGI社会性游戏商业计划书 目前三线齐做:
- 拉投资
- 自己构建迭代环境
- 研究更多人脑原理,从而在无迭代环境的条件下优化初代机、优化【未来迭代时的修正效率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