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线程能力的三阶划分

创建日期:2025-01-20

更新日期:2025-02-03

阅读次数:191

一阶多线程能力:经验

错误:做菜要焯水。先切菜,再烧水,然后站在那里等水烧开,再下菜。 正确:做菜要焯水。先点火烧水,再切菜,切完菜水也烧开了,下菜。

问:这有什么用呢? 答:节约时间,几乎节约一半的时间。 当你从零阶进入一阶后,你的平均时间利用率将翻倍。 很多人忙碌一天,实际产出少得可怜,于是只能压榨睡眠时间、多挤出来两三个小时。 但如果进入一阶,那么你每天自动多出来六个小时时间,不需要压榨睡眠时间。

问:生活中没什么多线程的事情。 答:怎么没有? 第一,吃饭的时候,洗漱上厕所的时候,都可以做一些能多线程的工作,比如思考一个复杂问题。而不该在正式工作时间时把它们做了、导致吃饭洗漱时无所事事。 第二,跟人交流的时候,尤其是线上交流时,一大半的时间都是空闲的,但是很零碎。这个时间里你也可以做一些能做的事情,比如查资料、拆快递、晾衣服,而不该在正式时间拆快递。

问:如果水烧开了,菜还没切完,怎么办?一着急,切到手了,得不偿失。 答: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是【多线程能力】而不是【多线程意识】。 意识,是指【你意识到,立刻就能改】。 能力,是指【你意识到,也未必能改,你需要一些配套的东西】。 多线程能力,就是【多线程意识+不要出现线程失调等情况、或者出现也有淡定的解决办法】。

问:怎么淡定解决? 答:比如烧水,第一,切菜的时候时刻关注水的进度,尽量保持双方进度一致。类似于,吃盒饭的时候时刻关注菜与饭的比例,保持双方进度一致,从而最终一起吃完。 第二,如果有大量的菜需要切,那么就切到一半再烧水,或者烧水的时候使用小火。 第三,如果以上都忘了做了,那么当水开之后使用小火、保持最低沸腾,并偶尔添水,然后淡定切菜。 不同情境,淡定解决的办法不同,这些办法可以通过经验或分析得到。没法穷举。这就是一阶多线程能力的关键所在。

二阶多线程能力:规划

一阶的人,需要在很熟悉做菜时,或者听别人讲过做菜的多线程步骤时,才能多线程工作。如果他第一次做菜,也没听说没看到过别人多线程做,那么他自己不会多线程做。 二阶的人,第一次面对做菜的需求时,就在脑袋里明确了所有要做的操作、规划好了先后顺序,然后执行。规划中天然就是多线程的。这种人在厨师学校里会被称赞为【你是不是以前学过厨师?】【没学过?奇才啊!你就是干厨师的料!好好学,我可以把衣钵传给你,我等着你飞黄腾达后我跟着沾光】。 相对应的,一阶的人得到的评价会是【踏实肯干,知错就改,可雕之木,很好】【我要退休了。你过来,今天教你这个东西,这是我压箱底的手艺,好好学】。(即,一阶只在临终时传承、因为认为弟子的上限是师父。而二阶是立刻传承、因为相信弟子的上限不可估量。) 零阶的人得到的评价会是【哦?那个谁?有印象】。

问:凭什么说二阶强?一阶靠经验怎么了?结果不一样吗? 答:不一样,很多东西是没有经验的。 比如我前文问答中提到的【吃饭洗漱时想问题】【线上交流时拆快递】,这些都是没有经验的。

问:你现在说了吃饭洗漱、线上交流的问题,我可以立刻改,这不够吗?没有什么其他多线程需求了吧?我认为多线程需求并不多,穷举后用经验处理即可,一阶够用、二阶没必要。 答:多线程需求非常多。所有人通用的需求少,但任何工作都会有专用的多线程需求,无法穷举。 比如现代社会的一大类需求:延时工作必须尽早开始。

  • 烧水是一个延时工作:点火不能立刻得到开水,你付出再多精力也没法让水烧开得快一秒钟。
  • 注册公司、申请专利、以及各种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事情是延时工作:你需要提前一周、甚至一个月、甚至一年来处理,因为政府流程非常慢、你急也没用。不能等需要的时候再做。
  • 网购、招聘、布置任务等事情是延时工作,不能等你忙完了再布置任务,要先给下属布置完任务之后再去忙你自己的事情。

编程是一个好工作。为什么?因为所见即所得,编程中几乎没有延时工作:你不需要频繁与别人交流,也不需要面临物理实验那样等待器材运送、等待实验运行。编程中,你是造物主、把控一切,你付出一份精力,那么任务时间就缩短一份。 除了编程之外,其他一切工作中都会有大量的延时工作,每一种延时工作都对应一种多线程需求。

问:如何拥有二阶多线程能力? 答:看题目:规划。 对于插入少的情况:先明确你一共有哪些事情要做,列一个清单出来。然后分类整理,安排任务计划,然后执行。 对于插入多的情况:先明确你一共有哪些事情要做,列一个清单出来。然后分类整理,明确现在做什么,执行。做完之后,或者面对插入时,更新清单,然后重新决策现在做什么。 插入:即打断,比如下属报告了一个紧急情况;或者上级布置了新的任务。

三阶多线程能力:极尽优化

许多看似不可能多线程的工作,在三阶中将得以多线程化。 一阶二阶都只是单纯的对工作进行重新排列,而三阶会改变工作本身,使其在少量提高工作成本的情况下、巨大的契合多线程工作,从而总工作成本降低。(把一个工作从不可多线程变为可多线程,相当于让它成本除以二。因此,对于一个100成本的工作,增加20点成本使其可多线程化,相当于总成本为(100+20)/2=60,总成本降低了。) 例如,基于外置记忆的思想,可以有如下极尽优化:(外置记忆:见于逻辑记忆能力

  • 48寸显示器可以同时阅读大量代码,但难以阅读,对此使用外置记忆法+压行规范,编程中压行规范方便外置记忆。见于:01丨轲目苦津代码规范:压行
  • 48寸显示器可以同时回复多账号消息,但容易记忆错乱,对此使用外置记忆法+一回合交流规范(发言需要清晰完整,不要一条一条的发,不要说【在吗】【收到】之类的废话)。一回合交流规范会方便外置记忆。

再例如,预测印证法:(见于三明治效应与多线程工作法则

  • 当线下进行多回合交流时,预测对方接下来可能做什么,然后拟好回复(有时分类预测),同时思维可以转移到其他线程,当对方给我反馈后我将他的反馈与我的预测对比、对比通过就直接机械执行之前拟好的回复。
  • 多线程工作的上限远高于单线程,但却有注意力不够用的缺点;预测印证法可以大幅度降低注意力需求,但会带来理解能力不够的缺点;强色彩词汇(即不要委婉)可以大幅度降低理解能力需求,但会带来信息失真的缺点(直话伤人);L等级可以低成本保证信息真实。基于此,预测印证法需要与【强色彩词汇】【L等级】结合,被圈子中所有人共同遵守。
  • 注:机械执行:很多动作是可以机械执行的,例如吃饭、穿衣服出门、上车下车、买东西。甚至包括打字。脑海中射线模式规划好后续要做什么(射线:越近越详细),后续由躯体机械的按规划执行,脑海中思考更远的事情或其他线程的事情。脑子比手快。
  • 注:射线模式:射线模式的应用很广泛。工作规划,小说大纲,都应当使用射线模式:越近的越详细,越远的越简略。

不过,俗话说:快人一步是先驱,快人两步是先烈。 二阶快人一步,被世人称赞;三阶快人两步,会被世人诋毁。 三阶是【(100+20)/2】,由于人们通常做不到二阶,因此人们在三阶时无法【除以二】,因此人们面对三阶时只能【100+20】,因此会骂三阶的发起者【低效率、多此一举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