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维方式:高情商的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?

创建日期:2025-09-23

更新日期:2025-11-17

阅读次数:40

一般人是直接发言,想到啥说啥,不动脑子。 而高情商的人,发言之前会先有一个模糊的结构,再有一个浮夸的意境,最后才是在结构与意境下的妥善发言。 什么叫结构与意境? 我举个例子: 假如你是一个海报设计师,你正做到一半,领导过来看看,指着一处空白说【你觉得这里要是加一个XX的话怎么样?】。 你知道这个领导的发言很业余,你不能采纳。并且领导也确实表现出来了【自己知道自己业余】的态度,他没有命令你,而是问你的意见。 这时候你会怎么做? 低情商的人直接就开显摆了,说【不行,因为XXXX】。然后领导尴尬。 还有的人会说【挺好的,但不适合这张海报,因为XXXX】。然后领导无奈。这种人有点情商,但不多,估计是看过一点情商科普、只知道要夸对方一下。 高情商的人会怎么做? 先结构,后发言。在领导发言完毕的瞬间,他脑袋里就有了回复的结构:

  • 先表达认可,夸赞领导
  • 再表达理由,证明领导真的好,自己不是虚假的夸赞
  • 再表达【你这个虽然很好,但有一点点瑕疵,那就是XXX】
  • 最后说【如果它能微调一下,变为XXXX,那么就完美了!】

这样的发言,领导听着就舒服。

进阶课程:意境

有的人发言容易浮夸。会导致领导发现你在拍马屁,于是不开心。 人们不喜欢别人刻意恭维自己。人们喜欢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可自己。所以你需要做的是【刻意地让对方以为你不刻意】。 怎么做到这一点? 如果你直接尝试收敛自己,那么大错特错。这会导致你自废武功,不敢恭维,虽然实现了不刻意,但也变得低情商。 你该做的,是先意境、后发言。 什么叫意境?意境就是一个极致浮夸的发言,但不要说出去,让它在你的脑海里停留(或者在草稿纸上)。 有了意境之后,你再把它优化为一个妥善的正式发言来说出去。这样就是满分:不刻意,且高情商。 举个例子,就说前文【你这个虽然很好,但有一点点瑕疵,那就是XXX】这一小节: 错误写法:它虽然好,但有一点点瑕疵,那就是跟我们现在的背景不够匹配。(错误原因:太刻意,领导一听你就是在恭维) 错误写法:它用在我们现在的背景中可能不太合适。需要修改。(错误原因:低情商,领导不太开心) 正确写法:

  • 意境:它非常好,但我们的背景配不上它。我们的背景要改吗?这样成本会比较高。或者委屈您的设计改一下?
  • 发言:不过,当前背景XXXX(中性偏负面陈述。例如:当前背景的色调和风格比较简约),这导致,如果XXXX(采纳你的设计),那么可能会XXX(负面)。如果调整背景,那么可能会涉及较大改动,影响整体进度。因此我的想法是XXXX(微调设计)。

这样的正确写法,就不刻意、且高情商。

进阶目录

  • 更多的例题(本文演示了一个例题:海报设计)
  • 一对一咨询(你来给出场景,结合你的真实经历。导师给出结构、意境、发言)
  • 方法论:当看到一个他人的高情商发言时,如何将其拆解出结构与意境?
    • 降阶法:只要你能看懂、能判断出一个东西好,那么就可以使用降阶法来迅速拆解出其理论、达到与其相似的境界。(此方法不仅可以用于高情商发言,还可以用于小说写作、游戏设计等)
    • 内觉法:内觉法可以让你能判断自己是否真正能判断某个东西好不好。(即:是真正能?还是自以为能?)
    • 等待法:当你构造性地发现自己并不是真能判断高情商发言时(例如,一些高低边界的情况无法判断),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只是等待。你的潜意识会自动开始思考,结合平日积累的信息,日积月累你将逐渐增强判断能力。

评论区 (0 条评论)

暂无评论,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