愤怒、愉悦、悲伤
创建日期:2023-01-24
更新日期:2025-02-02
阅读次数:137
引言
愤怒,愉悦。在一般人眼中,它们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情绪,应当使用两套完全不相干的大脑机制来实现。 但事实上,二者可能是同一套机制。
愤怒与愉悦
观察这样两个案例: 1.有人批评你:某人A多么多么优秀,你怎么这么差?
2.有人批评你:【某人A多么多么优秀,你怎么这么差?】然而,他不知道(你知道)的是,A的优秀源于你的帮助,A一直很尊重你。 1令人愤怒,但2并不令人愤怒,只会觉得好笑,甚至还有些期待他知道真相时的样子。
二者的区别在哪? 一阶区别: 1是【被批评了,想反驳,无法反驳】。
2是【被批评了,想反驳,可以反驳、且极大确信反驳会生效】。(反驳生效:对方无法反驳我的反驳。)
二阶区别: 1是矛盾,思维过程是【可以反驳,无法反驳,可以反驳,无法反驳……】,在矛盾中变得愤怒。(因“我没错”而可以反驳,因无法生成判断出结果而无法反驳。)
2是解决,是【需要解决一个问题;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是难以解决的;此处方式X极大概率可以解决此问题;愉悦,并期待执行X来观察“是否真的解决了问题”、验证X的有效性。如果X通过了验证,那么会非常愉悦。】
这里给出了愉悦的本质。接下来深入解析一下愤怒。
愤怒与平静
观察这样两个案例: 1.有人批评你:【某人A多么多么优秀,你怎么这么差?】你认为自己做的没错,但是你知道A的确优秀、无法反驳。此时你很愤怒,找各种借口去反驳,例如“不要拿我跟别人比”。
2.有人批评你:【某人A多么多么优秀,你怎么这么差?】你有自我认知能力,平静的说【你的标准表达是:“你本该做到像A一样优秀”。对此,我的回复是: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到像A一样优秀。现在与今后,我希望你不要表达“我本该做到什么”,而是表达“我本该怎么做”】。
2的本质是什么?
一阶本质: 2是【被批评了,知道对方的批评不成立的根本原因、并指出】。
二阶本质: 愤怒是【对方以不成立的理由攻击我,我无法指出此理由不成立】。 平静是【对方以不成立的理由攻击我,我指出此理由不成立。但对方可以强行嘴硬,界时就没必要继续交流本话题了】。 愉悦是【对方以不成立的理由攻击我,我指出此理由不成立。铁证如山,对方无法强行嘴硬】。 总的来说,愤怒就是【我知道他是错的,但是我说不出来】。
愤怒与悲伤
悲伤本质是【愤怒,不可以愤怒】。 例如,不是别人批评,而是自己批评自己【某人A多么多么优秀,我怎么这么差?】。此时会悲伤,因为无法对自己愤怒。 再例如,假如在一个部落中,人们(包括你)敬仰神,长久的教育与生活让你养成“永远要尊敬神”的底层三观,就像“永远不能滥杀无辜”一样的底层三观。一天,神说【某人A多么多么优秀,你怎么这么差?】。此时你也会悲伤,因为无法对神愤怒。 这个【不可以愤怒】的念头非常快,快到即便是熟悉自我认知的人都难以观察到。但特殊情况下还是可以观察到的,比如得知女儿打碎了自己珍贵的玉瓶,第一反应是愤怒,第二反应是不能发火、悲伤。再比如被老板骂了,第一反应愤怒,第二反应为了工作要忍让、悲伤。 有的人认为悲伤来自于【自我评价降低】,例如“我怎么这么差”“我为了工作要忍着骂、太悲哀了”。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因果反了。悲伤不来自于自我评价降低;悲伤导致自我评价降低。观察可以发现:自我评价降低是在悲伤之后发生的,是意识对悲伤的解释。悲伤之前的念头只有【愤怒,不可以愤怒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