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、梦境、催眠

创建日期:2023-04-21

更新日期:2025-02-02

阅读次数:141

睡眠

关于睡眠: 1.睡眠中,表意识被压抑,潜意识活动。

2.梦是潜意识的思考过程。

3.人在清醒时,如果表意识不活跃(比如发呆),那么潜意识也在做梦。如果表意识活跃,那么潜意识会【做大量碎片的梦】。

上述观点的背景: 现象:表意识思考一个问题无果时,可以放弃思考,做别的事情。过段时间再思考,就灵感很多,很容易解决那个问题。 解释:这是因为,做其他事情时,潜意识依然在思考那个问题。 反驳:并不能观察到潜意识思考的过程、以及思考的结果。 解释:潜意识并不是在【思考某个问题的答案】,而是【优化“关于此问题”的信息库的内容与结构】。等到表意识再次思考那个问题时,就可以基于优质的信息库来迅速得到答案。 反驳:并不能观察到潜意识优化的过程。 解释:曾经我也很难解释。我自认为自我认知能力很强,能观察到一切念头,但是依然观察不到潜意识优化信息库的过程。这也一度让我反对【等一段时间后重新思考时效率更高,是因为潜意识思考】。我曾在网页表达过我的观点,我当初认为【等一段时间后重新思考时效率更高,不是因为潜意识思考,而是因为不等待的话、会受到短期信息的干扰】。 但是,如果【梦是潜意识思考的方式】,那么一切就解释得通了。 梦有这些性质: 1.毫无逻辑。如果表意识观察到这个过程,那么会立刻否决它。从而:如果清醒状态下潜意识也在以梦为思考,那么表意识极难观察到。因为一旦观察、它就消失了。

2.是在优化信息库。梦中天马行空的想法、各种转折与组合,是在尝试各种可能性,这可以偶然地碰到表意识的思维死角。

反驳:梦的各种尝试,并不能优化信息库,因为每个尝试都是浅尝辄止。 解释:梦并不是每个尝试都浅尝辄止。在梦中,在天马行空时、如果遇到好的想法,那么就继续深入演化(思考);如果是不好的想法、那么就会切换场景。 3.至少是潜意识思考方式之一(因为有做梦的事实存在)。

基于这三个性质,以及上面对【等一段时间后重新思考时效率更高】现象的分析,我认为:性质3可以扩张为【是唯一潜意识思考方式】。即本文开篇的三个结论。

梦游

1.睡眠中,【否决器】与【行动生成器】被压抑,【想法生成器】活跃。

2.梦游中,【否决器】被压抑,【行动生成器】与【想法生成器】活跃。

3.清醒中,【否决器】【行动生成器】【想法生成器】都活跃。

相关信息: 1.梦游的人可以完成复杂的事情,包括睁眼移动并绕开障碍物、炒菜、吃饭、开车、坐在桌子前打开书“看”。

2.有这样一种疾病:患者声称自己瞎了、看不见任何物体,但是却能移动绕开障碍物、会端详手中的物体。在被问【为什么绕开障碍物】时,回答【不知道那里有障碍物,只是直觉想那么走】。在被问【为什么端详】时,回答【啊,走神了】、然后放下物体。

这些现象表明,表意识只是否决器。行动并不是表意识想到的,而是潜意识(生成器)提出、表意识不否决,于是行动。 并且,在生活中的诸多事情中可以观察到潜意识生成与表意识否决的过程。

催眠

催眠,是压抑否决器,行动生成器活跃。 但与梦游的不同之处在于:梦游时,如果你跟他说话,那么他可能惊醒。而催眠不会。(不要与梦游者说话。梦游者可能立刻发起攻击,例如,一个正在吃饭的梦游者会把手里的叉子用力的扔向你、并表现出野兽般凶狠的表情朝向你,下一秒他惊醒并后悔。) 我认为,二者其实并没有不同。之所以表现出这个不同,是因为催眠时一直接受声音输入,所以不会把声音解读为敌人;而梦游通常安静,突然出现的声音会被视为敌人。 基于此,我预测:存在与梦游的人说话的方式,那就是引导。先提供一些环境声音,比如另外两个人在十米外对话(X与Y讨论话题A);然后再基于A问梦游者一个利益无关的问题,比如XY谁说的对,梦游者此时应该会回答。然后再进一步做利益相关的交流。此时梦游者的表现应当与催眠的表现相同。

鉴于读者可能不了解催眠。这里介绍一下催眠: 1.影视作品中,催眠师一挥手、人就倒了,那不是催眠。就像影视作品中手撕鬼子、空翻躲子弹一样,是极其夸张的表现。

2.影视作品中,催眠都用表在你眼前晃。现在已经很少有用表的催眠师了。表的作用本质是利用重复性的视觉与听觉来让人困倦,就像读书困、看电视困、听雨声困、听音乐困、看“在一个无尽长廊中前进”困一样。音乐最好,古代音乐成本高、所以用表。现代普遍用音乐。

3.重点:如果你不想被催眠,那么无论多么强的催眠师都无法催眠你。催眠必须要配合。

催眠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:首先,放上音乐,然后让你闭上眼睛,想象自己从肩膀到四肢的放松、想象在一个新的世界中、想象你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、做着各种行为(催眠师告诉你)。然后,催眠师才会开始提问。在放松与想象的过程中,如果你配合,那么你表意识通常会进入类似于睡眠的放松状态、放空大脑、不再否决。此时潜意识会基于刚才催眠师表达的行为、结合目前催眠师的描述、来给出行动或回答。(如果催眠师要求的是行动,那么催眠师会先从简单行动开始、逐渐复杂。这也是为了让潜意识熟悉)。这个时候,如果你不想配合,那么你依然可以立刻醒过来;但如果你配合、那么你会刻意地不去否决任何观点、刻意地放松大脑。配合的话,后续再进一步引导与交流,你表意识越来越沉寂、你就再也无法主动醒来了(除非十个小时后睡醒了,或者催眠师主动帮你醒来)。 总结 本文的新结论有两个: 1.潜意识的思考方式是梦。

2.梦游与催眠本质一样。可以与梦游的人说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