轲目苦津交流理念:自由批评,不可攻击
创建日期:2024-12-25
更新日期:2025-02-02
阅读次数:167
自由批评,不可攻击
欢迎批评。你可以有话直说,但不可以攻击。 批评例如【你不该做XXX,因为XXXX。你应该做XXX】。 攻击例如【你怎么想的?去做XXX?你知不知道XXXX?】。
作为正常人,你需要经常反思:我能否做到更好? 作为被批评者,你需要关注内容,不要关注语气。 作为批评者,你可以直接批评他人,不需要委婉。
案例
- 话题:超级扫雷二代 美术 设置与关于界面
- 总负责人:有XX需求
- 美术负责人:(最终效果图)
- 总负责人:不好,做XX修改
- 美术负责人:(最终效果图 改版)
- 总负责人:可以。提交分解素材吧。(注:最终效果与分解素材,如同游戏截图与角色模型图)
- 美术负责人:(分解素材)
- 话题:超级扫雷二代 主线
- 总负责人:(最终效果与分解素材)
- 编程负责人:这素材有XX问题,需要做XX修改
- 总负责人:现在与过去,我能判断出确实如此。在过去,我没判断,没检查分解结果。在未来面对美术的分解素材,我会检查。
案例分析与推演
- 总负责人做到了【反思:我能否做的更好?】,并得到【我本该做的更好:检查分解结果】。
- 编程负责人委婉了。不需要委婉,可以直接说【这个素材有XX问题。你应当能发现这个问题。你没检查吧?如果是,那么下次你要检查】。
- 对方可以仅回答【检查了】,不需要回应后面的【如果XXX】。(因为假设不成立了)
- 对方可以追问【我认为你应当能发现这个问题,因为XXX。你为什么没发现?】。
- 其中的XXX不可以是循环定义(循环定义:例如因为它很简单)
- 其中的XXX可以是【因为,知道信息A的人可以发现这个问题。又因为XX话题,所以我认为你知道A】。此时,如果对方回复【我忘了XX话题】,那么:
- 你可以创建一个新的话题,讨论【为什么你会忘?】【为什么我不忘?】【建议你用XX办法避免忘】。
- 不建议、但你可以在旧话题中说【为什么你会忘?为什么我不忘?我猜是因为XX。建议你用XX办法避免忘】。
- 你可以沉默。
- 你不可以说【这都能忘?】。
- 你不可以说【6】。
- 对方可以说【我不理解。我觉得你应该能发现这个问题,但我难以自我认知出原因。你能否看破我的真实原因?如果可以,那么:基于那个真实原因,你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?】
- 你不可以说【检查了还没发现?你怎么这么蠢?】。
- 不建议、但你可以说【为什么检查了还没发现?】。这默认表示上一级。不可以表示上一行。(判断你的表示的方式,是根据你对对方回应的反应。例如,如果对方回应【我也看不破你的真实原因】,那么你不可以说【你在说什么东西?】。)
- 对方可以追问【我认为你应当能发现这个问题,因为XXX。你为什么没发现?】。
- 对方可以回答【没检查,下次会检查】。
- 对方可以、但不建议回答【没检查,知道了】。这个发言有一种【你是被强迫检查的、很不情愿】的感觉,但你应当基于反思而主动意识到自己应该检查,并为对方提醒你、帮你节省脑力而感谢。
- 对方不可以回答【没检查】。
- 对方不可以回答【知道了】。这个回答是典型的【记忆与思维能力差、只记得别人说的最后一句话】的表现。
- 对方可以、但通常不会回答【没检查。但为什么要检查?】。因为这个问题太显然了,它的答案是本文开篇的原则:作为正常人,你需要经常反思【我能否做到更好?】。
- 你不可以说【你瞎了吗?】。
- 你不可以说【这个素材有XX问题。这么低级的错误你没发现?】。
- 不建议、但你可以说【这个素材有XX问题。下次你发给我之前先自己检查】。这默认表示为上一级。
- 不建议、但你可以说【这个素材有XX问题。你没检查吧?如果是,那么下次你要检查】。这默认表示为上一级。
- 你可以说【这个素材有XX问题。我觉得你应当能发现这个问题,但我难以自我认知出原因。你能否看破我的真实原因?如果可以,那么:基于那个真实原因,你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?】
- 不建议、但你可以说【这个素材有XX问题。你应当能发现它。你为什么没发现?】。这默认表示为上一行。
- 对方可以仅回答【检查了】,不需要回应后面的【如果XXX】。(因为假设不成立了)
题外话:现在过去未来
原文:现在与过去,我能判断出确实如此。在过去,我没判断,没检查分解结果。在未来面对美术的分解素材,我会检查。 评价:这个发言也是很清晰的一个发言格式。它可能不符合一般人的说话习惯,但它清晰,符合通用信息处理中的标准语言。 它做到了两点:
- 第一,现在的想法、过去的想法、未来的规划,都清晰的表达了出来,没有遗漏的信息。
- 第二,一致性。它一共三句话,第1、2句共同出现了【判断】,第2、3句共同出现了【检查】。第一句定义判断,第二句调用;第二句定义检查,第三句调用。
- 糟糕的表达为【现在与过去,我能判断出确实如此。在过去,我没判断。在未来面对美术的分解素材,我会检查】。糟糕之处:检查什么?检查和判断有什么关系?
- 糟糕的表达为【确实如此。在过去,我没判断,没检查分解结果。在未来面对美术的分解素材,我会检查】。糟糕之处:判断什么?
- 你不能说:【确实如此。在过去,我没判断这个素材是否有问题,没检查分解结果。在未来面对美术的分解素材,我会检查】。因为跟上下文不搭配:前面说你有一个问题,你这里回答确实有那个问题,然后跳转到过去的判断?为什么跳转?
- 你可以说:【确实如此。为什么我没发现这个问题?不是因为我没能力发现。而是因为在过去,我没有去判断这个素材是否有问题,没检查分解结果。在未来面对美术的分解素材,我会检查】。(但这个表达太冗长。原文的表达是正确表达中最精炼的)
第二案例
回到正题:自由批评,不可攻击。 再介绍一个案例。
- 话题:超级扫雷二代 主线
- 总负责人:先做初版界面,能用就行。后期再优化美术。
- 编程负责人:好的。
- (几周后)
- 总负责人:(美术:最终效果、分解素材、设计改动)
- 编程负责人:在功能定好的基础上,在美术环节如果要修改功能设计,那么是不是应该征求下开发人员的意见?
- 总负责人:你的意思是否是【我希望:当我根据你的文档、设计并制作好UI后,如果你要做的不是UI细节微调、而是底层改动UI功能设计,那么你先开会跟我讨论。】?如果是,那么我的回复是:好。
- 编程负责人:对
- 总负责人:以后用我上面改写后的风格表达。那样的要求更加清晰,并且我不会因为语气问题而有不满。(我希望:你可以对我直接提要求,我不会不满。同时,我对你直接提要求时,你也不要误认为我是在命令你。)
- 编程负责人:好
- 旁观者:对总负责人:编程负责人可能心底有一个质疑没敢表达。质疑是:你现在希望用清晰的风格,是因为你的回答是【好】。如果他的某个提议你反对,那么你就不会希望他直接表达了,而是会希望他像最初那样委婉表达。
- 总负责人:反对也没关系。例如我改写后的那个表达,如果我不赞同,那么我会说【为什么要讨论?】或者【因为XXX,所以我认为不该讨论】。(前后者不等价。后者是我有强理由,前者是没有强理由。后者你需要反驳我的理由,前者你提出你的可信理由后我就会赞同(而不会在你回应之后我从前者变为后者。你回应后我顶多说【你的理由不成立,因为XXX】))
- 总负责人:再例如,旁观者这个看上去像是【误会我】的发言,我也不会生气或者激烈反驳,只会摆事实讲道理。因为我知道他并不是误会,只是试图通过这种【看上去像是误会】的发言来清晰表达他的观点,把他所默认省略的信息全部展开后是【质疑是:在我的视角中,存在这样一种可能:如果他的提议你反对,那么你就会喜欢委婉表达。在你的视角中,这样的可能存在吗?如果你认为不存在,那么你的理由是什么?】。
案例分析与推演
- 原文:不要委婉表达。
- 原文:在我的视角中,存在这样一种可能:你之所以不要委婉表达,是因为他的提议你接受。如果他的提议你反对,那么你就会喜欢委婉表达。在你的视角中,这样的可能存在吗?如果你认为不存在,那么你的理由是什么?
- 彼此熟悉后,你可以删除那些格式固定的部分,直接说【你之所以不要委婉表达,是因为他的提议你接受。如果他的提议你反对,那么你就会喜欢委婉表达】。这默认表示为上一级。
- 判断是否表示上一级的方式,是看回应的回应。例如,回应【反对也不喜欢委婉,因为XXX】时,如果回应回应【狡辩】,那么这是错误的。
- 不要沉默。有质疑而不说,会强化心魔,积少成多的影响团队合作。
- 不需要想办法从一个利益无关的案例开始说【有的人,当别人误会时埋怨别人不先提问,当别人没误会时埋怨别人简单的事情不早说】。这样表达确实好,但成本太高了。
- 彼此熟悉后,你可以删除那些格式固定的部分,直接说【你之所以不要委婉表达,是因为他的提议你接受。如果他的提议你反对,那么你就会喜欢委婉表达】。这默认表示为上一级。